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正不断向前迈进,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试点项目在北京正式开放。根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宣布,企业可以在达到相应要求后,人车系统在示范区向公众提供常态化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 这一举措意味着,北京市民将有机会真正体验到中无人驾驶出租车,而自动驾驶行业也迈入了新阶段。
自动驾驶技术在发展已有一段时间. 2021年4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成立,同年10月至11月,国内率先开放车内有安全员自动驾驶无人化道路与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 今年3月,进入“车内无人”载人示范应用阶段,时至今,又从无人化道路向无人化商业应用过渡。这些步骤都是为了确保无人驾驶出租车及乘客安全,并考察自动驾驶企业商业化服务能力。同时,通过这些试点项目,可以积累大量数据和经验,为后续技术探索、商业场景设计以及立法提供重要参考.
除了北京,上海也在积极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人车系统今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施行,规定达到L4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即可实现“无人上路”. 浦东新区也向三家企业发放了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牌照. 这一政策出台进一步推动了无人驾驶技术发展.
尽管北京无人驾驶出租车走向市民速度出乎意料,但要实现无人驾驶时代还有很长路要走. 目前,上海道路只有29.3公里,仅有15辆车获得牌照。在北京,虽然有116辆车参与了无人化,但每辆车都需要1比1配备驾驶员. 这只是试点阶段初步尝试,要实现数以千计无人汽车互相穿行,需要进行大量创新与,同时也需要进行艰难法律探索,并进行漫长消费者教育期.
然而,无人驾驶时代也带来了巨大收获. 真正无人驾驶将使人们摆脱驾驶汽车枯燥劳动,大幅降低事故率,并为人们创造出更多时间. 原耗费在通勤上时间可以用来进行其他更有意义活动. 因此,尽管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还面临很多,但为了实现这一愿景,我们努力是值得.
文章参考来源:无人化商业应用,让自动驾驶离普通人又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