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最近宣布,在北京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 根据修订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细则(试行)》,企业只要达到相应要求,就可以在示范区向公众提供常态化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
7月9,《证券报》记者来到北京经济技术区大族广场,体验了一次亦庄示范区内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出行服务。这次体验给记者带来了远超预期出行体验. 北京市率先开放“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对无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无人智能网联汽车从路测应用走向常态化,从有安全员状态转变为完全无人化上路,人车系统加快了无人驾驶领域创新与发展。“如果一直拿不掉安全员,相当于司机成是降不下来. 纯无人实现直接节省了司机成,有利于Robotaxi商业落地. ”文远知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3月份,北京启动了“车内无人”载人示范应用,真正无人驾驶出租车进入了公众视野。最近,《证券报》记者在北京经济技术区分别体验了百度萝卜快跑和小马智行这两家在北京开展“全车无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服务与产品。7月9,在百度ApolloPark站点处,记者等到了一辆接单“萝卜快跑”全无人车辆. 车辆型号为百度Apollo与极狐定制化前装量产车型. 在车辆停稳后,记者在车门旁触控屏幕上输入了手机号后4位,完成身份验证后解锁开门. 车内配备了透明隔板,后排乘客上车后,车上会播放语音自动提醒“系好安全带”. 点击前方屏幕上“开始行程”后,全无人自动驾驶之旅就正式开始了. 座椅前方屏幕实时显示着当前车速、路况和行进路线等.
商业化试点新阶段将围绕乘客车内安全风险、交通环境风险和自动驾驶能风险进行专业论证和实车评估,更加注重对自动驾驶企业服务能力考核。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许宏伟对《证券报》记者表示,前期为“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阶段打下了坚实基,也提供了丰富载人示范应用经验.
人车系统北京市在无人驾驶领域商业化试点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无人驾驶技术推广和应用奠定了基.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政策支持,无人驾驶将会更加普及,为人们提供更便捷、安全和舒适出行方式. .